10月09日訊,最新樓市政策:全國樓市迎來調控新政爆發(fā)期。從9月30日晚間至10月8日,短短9天時間,北京、天津、蘇州、成都、合肥、南京、深圳、上海等多個城市先后發(fā)布新樓市調控政策,隨著東莞、珠海和福州三座城市也重啟限購、限貸,本輪加入樓市調控行列的城市達到21個。

在政策的集中轟炸下,住宅市場的“非理性”繁榮還能繼續(xù)多久?值得注意的是,全國21個出臺調控政策的城市,均稱是結合地方情況制定的相應政策,符合國家層面對于地產調控要“分城施策”的主張。

有消息稱,9月底,中央層面曾連續(xù)召開了兩次專門針對房地產的工作部署會。多個熱點城市負責人匯報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方案。

銀政聯(lián)合圍捕

對于虛火已久的熱點樓市而言,這顯然是一場從上自下、涉及范圍廣泛的圍捕行動。

10月6日,2016年第四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華盛頓舉行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指出,近期中國部分城市房價上漲較快,中國政府對此高度重視,積極采取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(fā)展。周小川同時表示,隨著全球經濟復蘇逐步正?;?,中國也會對信貸增長有所控制。

而事實上,就在央行表態(tài)之前的9月30日至10月8日,短短9天時間,在“帶頭大哥”北京率先祭出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后,南京、廈門、深圳、蘇州等共計21個城市先后發(fā)布新樓市調控政策,多地重啟限購限貸。

與此同時,國慶節(jié)假日期間,住建部公布了45家違法違規(guī)房地產開發(fā)企業(yè)和中介機構名單,指出這些企業(yè)和機構發(fā)布虛假廣告、惡意編造散布謠言,制造房源緊張氣氛,采取違規(guī)預售、捂盤惜售等手段,煽動消費者購房,以抬高房價、牟取私利。這些不法行為損害消費者權益,誤導市場預期,社會影響惡劣。這是有關部門宣布對房地產銷售機構實施“黑名單”管理以來的一次雷霆行動。

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政策內容發(fā)現(xiàn),除了北京、深圳、合肥、蘇州等少數(shù)幾個城市外,其他城市政策力度遠遠不如2014年“9·30”政策之前的執(zhí)行力度(46個城市限購、全面認房又認貸限貸),甚至很多城市可以說是蜻蜓點水。

但張大偉認為,這一輪房價上漲太快太集中,而且事實上也是杠桿利用最過度的一次上漲。這一輪很多投資客已經賺得盆滿缽滿,所以他們的止損線會很低,一旦市場有風吹草動,很可能會放棄部分利潤離場,這種情況下,需要擔憂即使力度不大的調控也會出現(xiàn)踩踏效應。而且這一輪收緊,雖然看似一城一策,但如此密集地出臺,充分證明了,這一輪政策并非地方主動出臺,有可能是在高層全面施壓下的集體舉動。

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(jiān)張宏偉認為,從房地產市場趨勢來看,本輪調控政策在今年10月初集中發(fā)布,北京、深圳、蘇州、南京、廈門、合肥等城市較為嚴厲,市場率先調整極有可能會從上述城市開始。

“按照房地產周期判斷來看,6-8個月之后也就是2017年年中開始,伴隨著供應量的增加,預計明年上半年市場去化周期會進一步回升至12個月以上,個案價格有可能會在2017年年中出現(xiàn)下調,尤其是本輪樓市上漲幅度較大的中高端樓盤以及‘地王’頻出的板塊極有可能率先降價?!睆埡陚ヮA計,上述熱點城市會率先出現(xiàn)個案大幅降價現(xiàn)象,市場也將普遍進入降價的周期,投資客開始退場,核心城市周邊的城市也會出現(xiàn)降溫,市場將回歸以居住和改善為主的理性市場。這個過程可能會一直延續(xù)到2018年上半年。

從各地集中的9天時間全面出臺的政策看,其中主要以二線城市為主,而且基本都是前期房價漲幅較高城市。從出臺政策的城市特點看,可以判斷,未來還有多個城市會出臺條款政策。最后有可能將有20-30個城市形成本輪調控政策風暴(部分三線城市也加入調控行列)。

3萬億存貨隱患

而對于房企來講,在新一輪的調整期,整合并購大潮將繼續(xù)上演;那么,哪些房企會在這輪調整中難以為繼,最終退出房地產市場?

實際上,得益于今年以來的火爆行情,大多數(shù)大型房企都賺得盆滿缽滿。9月30日,有研究機構披露房企銷售業(yè)績排行榜,進入前三甲的房企為:恒大、萬科、碧桂園,這3家最有可能成為年內超過3000億元的企業(yè)。

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隨著“地王”頻出,市場分化嚴重,中小房企沒有實力大量拿地以求得未來生存空間,房地產行業(yè)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。

不過,一邊是熱點城市的火爆銷售,一邊卻是賴在賬面上的大量庫存,在這一點上,大型房企與中小房企的境遇似乎沒有差異。

根據資訊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,截至6月底,A股135家上市房企存貨總計3.38萬億元,而去年同期這135家房企存貨總計約2.88萬億元,同比漲幅為17%。

在已公開發(fā)布的半年報數(shù)據中,萬科A以存貨凈額4275.20億元高居榜首,綠地控股、招商蛇口、華夏幸福、金地集團、金科股份、榮盛發(fā)展、泰禾集團的存貨凈額分別高達4064.76億元、1265.01億元、1244.37億元、810.99億元、750.39億元、740.33億元、717.04億元相隨其后。

業(yè)內分析人士對《華夏時報》記者表示,過高的存貨意味著有大批建成房源積壓,對于地方來說,是擺在面前的去庫存的難題,但對于房企來說,則是事關資金周轉的生死大事。尤其是三四線非熱點城市的庫存就更成了燙手山芋。

存貨去化需要時間,資金回籠速度成為隱憂。更不用說,來自政策層面對于房企債務融資收緊的信號。

7月底就有消息稱,中國證監(jiān)會在保薦機構專題培訓會議上,討論了有關企業(yè)再融資資金用途的事項。證監(jiān)會官員特別指出,開發(fā)商通過再融資補充流動資金將受到嚴格限制,再融資所募資金只能用于房地產建設,而不能用于拍地和償還銀行貸款。

春江水暖鴨先知,中小房企已經最先感受到今年以來樓市急劇變化帶來的負面效應。

根據日前披露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顯示,截止到9月20日,滬深兩市共計21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6年三季報業(yè)績預告,這其中中小房企占比較大,有8家房企預告凈利潤虧損。剔除數(shù)據公布不全的房企后,按照預告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來看,凈利潤下滑企業(yè)達5家,占比不足三成。

高房價十字路口

不過,對于政策狂轟亂炸后的樓市后市,業(yè)內卻有著不同看法。

IMF(國際貨幣基金組織)亞太部總裁李昌鏞及副總裁羅德勞爾在日前召開的亞太部發(fā)布會上明確,近期中國部分大城市出現(xiàn)的房價過快上漲是不可持續(xù)的,預計這些城市漲幅將出現(xiàn)回調。此外,近期各地政府已出臺新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,包括改變抵押貸款規(guī)定等,這些宏觀審慎政策措施對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是合適的。

羅德勞爾分析稱,中國內地房價快速上漲,一方面是反映住房需求大于供給的因素,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此前取消很多限制購房的措施后,銀行發(fā)放很多住房抵押貸款。他建議,中國征收房產稅,這不僅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,也有利于更好地調控房地產市場。但他也理解,房產稅從立法到實施需要較長時間,不能一蹴而就。

據悉,房產稅目前僅在上海及重慶試點運行,上海是增量征收,重慶是高端存量征收。

但現(xiàn)在內地更多討論的是開征房地產稅,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,由于房地產稅是對存量房進行征稅,因此它落地之后,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抑制房地產投機,并倒逼一些存量房流入市場,讓房價有所下挫。對投資客有一定的打擊、對整個樓市的健康穩(wěn)定發(fā)展有益是其最大的兩個意義。

但華創(chuàng)證券研究認為,新的調控政策并不會影響其對后期房地產投資的判斷。

“對北京和天津而言,盡管從信貸和購房資格上更為嚴厲,但是在目前供給明顯小于需求的背景下,房價很難下調,頂多只是導致房價上漲的速度放緩,房地產的景氣度也并不會因此下降。而且北京的政策中也包括加大土地供給,盡管我們并不認為土地供給會有明顯增加,但是在一線城市,土地供給增加反而是有利于投資的反彈?!比A創(chuàng)證券稱,目前全國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氛圍非常嚴重,政府對一線城市調控的加碼,無疑會把投機需求更多擠出到二線和三線城市。

所以,華創(chuàng)證券認為,無論從房地產銷售、土地購置還是房地產庫存的角度,短期來看都不支持房地產投資出現(xiàn)顯著回落。根據環(huán)比歷史季節(jié)性規(guī)律趨勢外推,明年上半年房地產銷售整體保持平穩(wěn)是大概率事件。整體來看,不必對明年房地產投資過于悲觀。